|
李晓博:化腐朽为神奇 科技惠及民生李晓博:化腐朽为神奇 科技惠及民生 来源:人才山东 李晓博,女,汉族,2008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科协九大代表,2019年获得第二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优胜奖。 “菌类是森林的孩子。”本科学习森林保护,研究生学习菌物生态,毕业后从白山黑水到广阔草原,再到孟子故里,李晓博一直保持着对森林、大地、生命和国家的热爱。她对菌类这种化腐朽为神奇、在人们身边广泛分布的生物一直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对它们无数的变化可能感兴趣,执着于将这类古老的物种推陈出新,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要。 小蘑菇里书写大文章 2008年,李晓博硕士毕业,本来有机会去到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她不想放弃与大自然的接触、更不愿意放弃所学的食用菌专业,于是就先后到吉林、内蒙古的企业工作。 而此时的邹城正在进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积极招引优势产业人才,2012年邹城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的负责同志请李晓博的导师推荐人才,李晓博遂于2013年来到福禾菌业任总经理。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到公司,李晓博就遇到了杏鲍菇工厂化设计与高产栽培技术的难题。为了使厂区的设计更加合理、杏鲍菇的栽培水平更加先进,李晓博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吃住在公司,经常加班到一二点钟。考虑中国杏鲍菇工厂化水平最高最先进的在福建,她多次南下,考察各地的杏鲍菇工厂化企业,向各地先进技术取经,并从福建漳州农科所聘请了一位杏鲍菇专家,解决了公司遇到的难题。公司边建设边生产,当年10月开始大规模出菇,年产量达到6700吨,产值5300多万元;次年产量8000吨,产值7400万元。 但李晓博逐渐发现,从福建引进的“日引一号”菌种有些“水土不服”,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而且菌种活性也不稳定,于是她下决心选育自己品种。两年多的时间,经过品种收集、选育、对比,终于成功选育了自己品种——杏鲍菇福禾1号。新菌种生物学转化率92.5%,高于同类产品6.32%,货架期32天,延长12.5%。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李晓博纤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坚韧的心,支撑她走过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之路。特别是刚开始做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时候,全国也没有几家在做,技术都很不成熟,只能靠自己摸索,她几乎天天都待在实验室,一遍一遍做实验,记录数据,调试配方、调试设备。在实验最关键的三个月时间,她和技术攻关小组吃住在单位,进行了100多次实验,本来就瘦的她体重减到了80斤。 群贤毕至推动产业大发展 人才因事业而留,事业因平台而兴。李晓博的创新实践与邹城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涵盖源头创新、过程成长、终端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平台的工作同轨并行。 在重视人才、重视创新的环境下,为了加强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李晓博的努力下,公司建成了一千多平米的大型实验室和专门的智能化实验菇房,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公司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协议,达成产学研共识。2014年,公司获得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立项,这也是济宁市唯一立项的现代农业项目。2015年公司杏鲍菇福禾1号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济宁地区唯一拥有食用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2016年在李晓博同志的努力下,公司引进了李玉院士团队,获批建设了省级院士工作站和山东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引进的公司特聘技术总监王琦教授被评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邹鲁英才,研发总监李长田教授被评为济宁市511人才。 2015年为了更好的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在邹城市的大力支持下,福禾菌业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山东省首家食用菌研究机构——山东省科创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担任名誉院长,李晓博担任常务院长,研究院集合了省内外食用菌高层次人才,为邹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到的极大的促进作用。截止目前研究院已引进人才23人,其中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人;申报专利37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余项,开展对外检测20多项;引进并转化新技术、新成果20多项。研究院被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基地(园区)、国家级星创天地、山东省农科驿站、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等。 让科技成果惠及于民 热爱脚下的土地、个人的奋斗与当地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是李晓博一直秉持的初心。 2013年,为了更好的为基层服务,李晓博提出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对合作农户实行“三包一扶持”的优惠政策:“三包”即包菌种和原料供应、包技术指导、包成本价格回收产品;“一扶持”即对个别食用菌种植户实行资金扶持,从根本上解决种植户产销难的实际问题。此模式带动农户1500多户从事食用菌种植,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10多人。公司也在2013年被评为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李晓博的带领下,公司开发了利用杏鲍菇菌渣生产双孢蘑菇培养料,这种培养料每平方米生产成本是传统培养料的58%,利润提高一倍。公司为农民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原材料,使本镇及周边地区1200多农户每平方米投资原料16元左右,每平方米食用菌产量在10公斤以上,每斤价格在6.2左右,每平方米纯收入40元,人均年增收入12000元,项目还获得了济宁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15年12月邹城获评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创业环境愈加良好;2016年,李晓博参与创建了山东恒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出任了董事长。 经营过程中,李晓博一直致力于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玉木耳、来福蘑、杏鲍菇、榆黄蘑、榆耳等二十几个食用菌优良品种相继“诞生”。 “好品种”加“高科技”,带来了“优品质”,保证了“高销量”,给公司和农户带来了好收益。 “肤如凝脂肌如雪,吹弹可破润而洁;剔透晶莹瑊玏殿,应是九天梨花谢。”作为食用菌界的“白富美”,“玉木耳” 营养丰富、口感清新脆嫩,受到了农户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2018年玉木耳已实现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远高于2017年的1000万元。 玉木耳采用玉木芯、秸秆、菌渣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1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3.6%,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了食用菌生产中木屑、棉籽壳等传统原材料价格上涨,菌渣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栽培中创新性开发了玉木耳吊袋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生产大棚,节本增效,生产效率提高5倍以上;适宜农户生产,投资少,见效快,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了工厂化生产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农户增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可有效促进邹城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非常感谢邹城给我创造了这么好的创业平台,衷心希望各位有能力、有水平、有想法的人到山东来创业、就业。”李晓博对未来的路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