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进入湖南省茶陵县,路边宣传栏上“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程,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的标语格外醒目。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茶陵县的食用菌、粮油、茶叶和蔬果等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如何帮助农产品更好“走出去”,使茶陵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2020年启动实施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给了茶陵一个答案。如今,茶陵县的保鲜库从50座增加到228座,新增库容20万立方米,冷藏能力达6万吨,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效益,打出延链补链强链“组合拳”,推动茶陵农业产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降损增收打造食用菌产业集群
“从2002年开始,农民返乡创业从事食用菌种植,每天销往广东的鲜菇至少有十几万斤。”茶陵县兴农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陈晚朱告诉记者,在高峰时期,全镇六成农民都在从事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是茶陵脱贫乡镇的龙头产业,其中,又以界首镇为最。据了解,界首镇食用菌生产规模占全县70%,食用菌对外销售占全县80%,是湖南省重要的菌菇生产基地。
然而,田头冷库的不足一度严重影响了农户增收。“当时基地的小型冷库容量不够,农户种出来的食用菌必须当天采摘当天销售,有限的冷库还要腾出来用于存放第二天采摘的食用菌。”陈晚朱回忆,“时间赶着、货量压着,价格自然上不去,很多种植户没有赚到钱,有的最后干脆去打工了。”
茶陵食用菌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保鲜库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2020年,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受益于该项目,茶陵的菇农因地制宜在田间地头建起了冷库。销售节奏可控了,物流成本降低了,产后损失也大大减少。
眼下,界首镇田头矗立着大大小小52座冷库,食用菌从采摘到进库只需3小时。腐坏率大幅降低不说,错峰销售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也使得食用菌销售价格每斤比以前提高了0.5-2元。
“钱赚得多了,产量也提高了,现在食用菌年产量从1000万棒增加到了1600万棒。”保鲜库给了当地菇农贺秀华进一步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的底气,“以前我们只种植姬菇、木耳、香菇等常规品种,现在计划增加猪肚菇、龙爪菇、猴头菇和羊肚菌等耐高温品种,全年12个月最大限度用好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