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黄褐斑病的防控

平菇黄褐斑病的防控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在生产中被俗称为黄菇病,该病近年来在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发病快,蔓延迅速,从幼菇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据调查,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
一、症状
平菇黄褐斑病是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有黏湿感,并向组织内部渗透,致菇体腐烂,伴有黏稠分泌物,散发出恶臭气味,影响平菇外观,致使丧失食用价值。
二、发生规律
该病常发生于每年的3~5月。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条件下发病重,常在大雾或沙尘暴天气后发展迅速;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通常黑色品种发病率高;种植年份长的菇场发病重,特别是多年种植同一品种,品种抗性水平下降,易发病;栽培管理中浇水不当,如多次浇淋使菇体表面和体内吸水处于饱和状态,会促使细菌繁殖生长。此外,菇蚊蝇也是传播病菌的昆虫介体,可加重危害,当菇房内菇蚊蝇发生严重时,该病发生亦重。
三、防控要点
1.合理喷水与通风。春季易出现浓雾、寡照、阴雨、沙尘天气,影响菇房内的正常通风,造成利于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发生蔓延的闷湿环境,因此提醒菇农朋友们注意湿度的控制。所用水源要清洁,要喷雾状水,同时与通风协调配合,既要避免菌盖积水及棚室闷湿,又要保持菇棚湿度适宜。
2.加强检查,及早发现并清除病菇,同时注意环境清洁,延缓病害蔓延,减轻危害。每潮菇采后要及时清理病残体,把菇根、死菇体等清理干净。
3.采用防虫网、黄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阻隔、诱杀菇蚊蝇,减少传播介体。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多网合一技术服务中心